
近年来,专项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成为补短板,调结构,稳投资的重要发力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新增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属重大利好。
2022年专项债券支持的重点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聚焦
第一 · 要聚焦短板领域 Focus on areas of weakness
重点支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
第二 · 要聚焦重点方向Focus on key directions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二是能源、三是农林水利、四是生态环保、五是社会事业、六是城乡冷链等物流基础设施、七是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八是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九是保障性安居工程。
第三 · 要聚焦重点项目Focus on key projects
要求地方储备项目应当属于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实体政府投资项目。此外,还要加大对水利、城市管网建设等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今年3.65万亿的政府专项债对地产建筑行业有哪些利好机会?
房地产建筑行业这几年出现一个趋势叫做投建营一体化,随着热点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传统的承包工程业务模式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我国地产建筑行业开始通过采用投资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发展模式,实现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掌控。
实施穿透式监测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
今年的政策有3.65万亿的专项债券发给政府,在此基础上,政府会谋划一些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所形成的工程由施工企业完成。
政府投资过去都是加负债借钱去投,最后投的项目没有回报率且负债率很高,政府压力很大,企业不愿意参与,导致专项债存在资金闲置、挪用等现象。
因此地产建筑行业的投资过程有了新的投资逻辑,用政府的专项债券去回购以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项目,这就能够形成一个本地企业和政府之间的配合,更好的有效拉动房地产公司的主业,同时政府可通过对资金的实时、动态监控,为各级管理者提供资金信息分析、跟踪、控制和决策依据。因此要关注地方政府的专项债券,这是今年市场最大的机会点。
以政府投资引导为主化解债务风险
很多大型建筑央企经常谈的一句话就是以投资拉动企业主业,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投资又出现了新的动向叫做以政府投资引导为主,建筑企业通过与社会资本配发的部分资金相融合,企业可获得所有工程的量,就相当于参一小股,所能获得的工程利润有可能大于参股的部分股权投资。
因此,2022年建筑企业参与投资应尽量避开先行垫资,后由政府回购的项目,此类项目存在隐性债务风险,要以政府投资引导为主,企业投资一部分,从而拿到工程承包权,在后续的运营项目中,还需要由政府做保我收益,规避投资风险,这样一方面投资收益有了,一方面施工的活跃度也大大提高。
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已是建筑行业的新趋势,因此,建筑企业想要稳健发展,就需要往上走投资,往下走运营,只有投了经营项目之后,运营才能保证投资在未来得到有效的保障。
今年专项债项目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2022年政府专项债与资金使用效率、投向有关,专项债加强基建支持的同时,注重对产业引导,兼顾短期需求对冲和中长期产业转型升级。
从前2个月专项债投向看,市政和产业园配套基础设置占比最大,近一半项目是为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智能高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为专项债重点支持领域,相关投资占比七成。
关于3.65万亿的政府专项债使用高景亚太小编在此郑重提示:
1、重点关注停车场、养老院、医院、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垃圾处理等具有收费权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
2、乡村振兴项目投资要重点关注农村补短板的领域,集体土地做康养、文旅项目不要试图征收国有化,最好做土地流转,资产性回报率不可取,租金性回报率是正道
3、地方政府专项债的使用重点关注列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基金性收支预算的项目
2022年3.65万亿的政府专项债使用,您看懂了吗?
想要了解相关资料,可给我们留言,即可快速免费获取资料哟。
房地产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当下行业有所波动,但压舱石的地位不会改变,而房企如何在动荡的局势谋得“出路”,未来到底还能走多远,如何存活、活成什么状态是企业家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为此,高景亚太全力打造《标杆地产EMBA高级研修班》,融合经济、政策、市场、企业四位一体系统研修,助力地产老板把脉经济,洞察趋势,透视行业,驾驭市场,提升品牌和产品力,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赢得确定的未来!
